邮箱登录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领导讲话 > 正文

原体育直播在线观看体育直播平台部部长-李毅中: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百年目标

发布时间:2015-11-01 文章来源:体育直播在线观看体育直播平台体育直播吧体育直播在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

此次论坛研究讨论“工业文化”是新课题,也是一个老课题,会上将有专家们去详细解读。这里我想说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我理解这也是工业文化的组成之一,在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企业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新形势下工业企业担负着新使命,面临着新挑战

(一)社会责任是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工业企业尽职尽责、恪守承诺,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纵观近代史,世界工业化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发达国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陆续实现了工业化,由后工业化阶段向体育直播平台智能化迈进。发展中国家努力实现本国工业化,我国发挥后发优势,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正在“两化融合”、“四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奋进。不同国家不同历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文化”。我国的工业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其共同内涵,以下五项内容更为明显。

——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工业支撑着国家的实力,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工业强国”是国家战略,“工业报国”是无数志士仁人的理想抱负,构成了工业的“精神文化”。

——工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人人遵守,事事遵循,概莫能外,可谓工业的“法制文化”。

——经济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以及各利益相关方需要协作共事、和谐相处、诚信守法,形成了工业的“行为文化”。

——在工业发展的长路中,有成功、有失败,探索、积累、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理念,各种发展模式、商业形态碰撞交汇,不断推陈出新、优胜劣汰,形成了工业的“创新文化”。

——企业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工业肌体的细胞,是工业文化的载体。处于不同行业、不同方位、不同层面的企业长期培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

研究企业文化内容,其共同点之一是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国企业多年实践,已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大家公认应包括:守法、诚信、承担经济法律责任;把握质量、节能、环保、安全等要素;维护职工和消费者权益;参与社会公益等内容。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标准、规范,提升为企业竞争力要素,国际上已形成了规范通则。

近年来,工业企业勇挑重任、积极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推动了工业经济和生态文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制度逐步完善、实践日渐深入,管理得到规范,评价更加科学。涌现出了一批提质增效升级成效显著,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卓越的工业企业。

(二)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外市场低迷、企业效益下滑,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受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以及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层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我国工业经济遇到了严重挑战。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积极变化,活力动力得到增强。但也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缓慢,我国经济回稳基础还不牢固。

一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尚未见底。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截至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已经连续41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加剧到-5.4%。二是地区行业发展差别加大,分化明显。上半年,沿海省市增长稳中向好,数据显示东北三省、西北五省以及山西、云南等省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为负增长。三是内外需不足,企业盈利状况下滑。1-7月进出口下降8.8%,外需不足内需乏力,导致企业产销率下滑。规上工业企业利润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连续6个月负增长,1-7月份累计同比下降0.7%。企业提质增效、扭亏增盈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处于“旧力渐弱、新力将生”的交替困难时期。虽然高科技产业增速快于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但目前由于其在工业经济所占比重只有12%,新力的增长尚不能弥补旧力的亏空。还要看到改革首先要付出成本,经受阵痛,改革红利才能逐渐释放。在交替过渡期内,工业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扭亏增盈、生存发展之间出现了暂时性矛盾。外部环境的不利、经济效益的下滑,可能导致企业减少投入,处置不当会导致用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节能环保、隐患整改的投资减少,用于教育培训促进员工发展与改善员工福利、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费用可能会被削减,以至影响到相关社会事业项目。

在新旧交替困难时期,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生存矛盾如何正确处置?第一是守法经营、诚信为本的法律、道德底线不能逾越,坚守绿色低碳、质量安全基本要素不能动摇。第二是要付出改革成本,淘汰落后、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渡过难关。第三是要转变方式,寻求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最大程度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新途径。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企业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这是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支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我国将用三个十年时间在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前列,这是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责任主体首先是工业、是制造业、是企业,这是企业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体现了企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

实际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有繁荣的经济,而且需要解决发展中各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实现社会和谐、文明进步,这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追求。“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这意味着制造业要对社会高度负责,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信用评价、推行企业自我声明和监督制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任务,要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能和水准

(一)依靠创新驱动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文化,提升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水平

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出路在创新,关键在创新,实现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工业是创新的主战场,产业大军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创新是破解难题、抢占先机的制胜之道,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自我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弘扬创新文化是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

针对过去粗放式要素驱动的弊端,实施创新驱动要全面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显著提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资本、科技等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推动经济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战略支点,要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开展三个层面的科技攻关。一是国家17个重大科技专项,几乎涵盖了7个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有条件的企业应当积极参与;二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要破除企业间的技术壁垒,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发挥科研设计单位创业中心的作用,组成产业联盟,合力攻关,突破技术瓶颈,成果共享;三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难点的技术攻关,要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团队的作用,组织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二)守法诚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底线

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底线。人与人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都要讲诚信。脱离了诚信,履行其他责任也将无从谈起。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依法治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要以德治理。当前社会法治诚信水平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举例来说,如质量诚信问题突出。频频曝光的质量安全等方面问题,引发社会对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担忧。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用降低标准、牺牲质量的办法降低成本;侵害知识产权、专利权,假冒高端品牌现象屡禁不止;利用互联网平台制售假冒伪劣问题显现。不仅坑害消费者,更会断送企业、甚至全行业的前途。又如商业信用问题凸显。商业信用观念薄弱,随意违约;会计数据失真,偷逃骗税、逃废债务;信息造假,上市圈钱及股市欺诈;商业贿赂突出,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2014年以来新《环境保护法》、新《安全生产法》、新《食品安全法》、《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等陆续出台,彰显了“依法治国”的决心和方略。行业企业要依法治理、守法经营、诚信自律,推进履行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的社会责任。

(三)弘扬工业法制文化、行为文化,始终抓住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不动摇、不松劲

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丰富,其中社会反映最强烈的是节能减排、品牌质量和安全生产。这三条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既是一个长远战略又是当前的突出问题。

对于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我国承诺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这意味着工业企业在未来的25年里,将面临着更加繁重的绿色低碳转型任务,重点在推进落实绿色制造。要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的绿色制造体系。

对于品牌质量,实施“质量兴国”战略,追求卓越、以质取胜扩展市场。要强化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健全质量保障、质量诚信体系;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牌,引导消费、创造消费、拉动经济;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对于安全生产,工业企业必须秉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加快企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实现本质安全;坚持不懈地排查治理隐患,遏制杜绝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四)实体经济要自强自立、奋发作为,建设制造强国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是美国过度依赖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的后果。西方国家纷纷反思,都不约而同地重新重视实体经济。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凭借低成本优势抢占市场,我国制造业承受着双重挤压。前些年,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和我们自身机制上的缺陷,存在着实体经济被空心化、边缘化的倾向,生产要素脱实向虚,甚至出现忽视、淡化、远离工业经济的现象,这是对中国国情的误判。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突出表现在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在中国500强中制造业266家,利润只占18.8%,银行业18家利润占了49.9%。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超过美国,但我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5.35%,美国为7.62%,相差甚远。这不能不使我们工业企业感到自责。

习近平总书记七月份视察东北时强调指出:“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总书记的号召给我们以极大的动力,工业界要弘扬“工业强国”的精神文化,实体经济要自强自立、敢于担当。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升了制造业、工业、生产型服务业等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我国打造强大的制造业、厚实的实体经济增强了信心和正能量。必须要找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好路子,“互联网+制造业”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一方面要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平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思路去策划发展愿景。实体经济企业是“互联网+”行动的主体,要增强内生动力,焕发内在活力,主动“拥抱”互联网,深刻变革自我。互联网企业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中要发挥独特作用,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电子信息企业应加快软硬件的研发,加强网络基础、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技术、装备保障。各类企业实现跨界融合、协同互动、创新变革,包容发展。

以上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祝论坛圆满成功。